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羊哪里有卖(种羊)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将产业兴旺列在首位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是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和农业发展的前提。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牧民的传统产业。依法科学推进养羊业兴旺,对乡村振兴作用较大,意义深远。

临县咩苗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01月12日。位于临县安业乡东岭上村,注册资金5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主要经营:苜蓿草、小杂粮种植、销售,驴、羊、猪、牛养殖。

外出务工多年 返乡创业养殖

寒冬时节,晨曦微露。临县安业乡东岭上村的临县咩苗种养专业合作社一大早就热闹起来了,配备饲料、喂养羊群、打扫圈舍、打疫苗针、观察记录……合作社负责人李平顺和同事们在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的工作中开始了新的一天。500多只羊在圈里或喝水、或休憩,看着羊棚里刚诞下不久的几只绵羊小羊羔吃的正欢,他黝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58岁的李平顺正在羊圈忙碌着。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外务工,家庭还算殷实,到了2016年,长年在外务工的他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如以前,村里老人需要照顾,爱人忙不过来,想着回到村里可以照顾老人,顺便干点营生。东岭上村是深居大山的一个小山村。过去群众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山里挖点中药材和传统种植业,贫困群众数量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多达几十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山坡上养殖,山下种农作物。李平顺敢想敢干,2017年在乡党委、乡镇府的支持下成立了临县咩苗种养专业合作社。当时由于以驴皮为主要原料的阿胶价格上涨迅速,过去十多年间 国内驴皮价格翻了几番,毫无疑问这是毛驴养殖的黄金时代。李平顺就踏着时代的步伐,引进个大、皮厚、生长快、出肉多的优良驴进行繁育养殖。养殖行业来说,技术很关键。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有限,他就到外地高薪请来技术人员指导,回家后仔细研究琢磨。经过一年多的辛勤付出,被山西省农业厅评为2018年度山西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李平顺更加努力经营合作社,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经过两年多的养驴,他慢慢地发现养驴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不可控风险大,果断把驴全部卖了,受市场行情影响赔了40余万元,不灰心不气馁,积极考察其他养殖项目。

一心一意当羊倌 带领村民发“羊”财

李平顺多地考察后发现,湖羊繁殖快,市场需求大,3个月大的羊羔能卖1000元左右,种母羊价格更高。开始试着引进40多只湖羊,把驴舍改为羊棚,他一心一意当起了羊倌。靠着踏实能干,李平顺的养羊事业快速发展,很快合作社存栏羊增加到200多只。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带来了合作社的巨变,国家产业扶贫资金55万的投入,咩苗种羊合作社如虎添翼,增加羊的数量、羊的品种,扩大羊棚面积。2019年正好赶上全国湖羊养殖热潮,羊羔供不应求。合作社通过养羊,不仅自己走上了致路,还吸纳了周边村里10余名村民来合作社务工,每月可挣到3000余元的工资,为东岭上村的脱贫攻坚奠定基础。

“发展产业,政府有补助资金,用心养好一只羊胜过种一亩地,2019年我卖了70多只羊就挣了七万余元,养羊的好收益是东岭上村人过去做梦都想象不到的。”李平顺激动地说。看到他的成功,大家对养羊越来越有信心,村民们纷纷养殖湖羊,带动全村贫困养殖户41户,湖羊养殖达800多只,羊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村集体 合作社 贫困户”的方式,每年每人分红416元,村集体分10%的收益。李平顺说:“养羊的效益在2020年尤为突出,干旱的天气,村民们依靠湖羊养殖,收入不降反增,贫困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好处。”

经过这几年的苦心经营,现在李平顺的养殖经验非常丰富,可以称为“羊专家”。饲料都能喂到点上,羊不是饿一顿饱一顿,养的羊越来越壮;母羊产羔了,懂得及时去看管喂奶,羊得了普通的感冒、拉稀等小毛病,自己就可以治疗……别的养殖户遇到困难,他总是积极给予帮助。

抓住资源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社规模正在逐步壮大,目前已总计投入约350万元,固定资产约250万元。现有绵羊400多只,山羊100多只,入社贫困户兜底分红每户3000元,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致富,巩固了东岭上村脱贫成果,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好早日实现小康生活。

“这些羊,就是我这些年早出晚归的见证,它们是我这辈子的财富。”看着在吃草料的羊,李平顺满是欣喜的说,“还有几只母羊快产仔了,又会增加一笔收入,今年能出栏150多只羊,明年准备再筹集资金,投入咩苗种养专业合作社二期建设,继续壮大养羊规模,把‘脱贫羊’养成‘致富羊’。”谈到未来的发展,李平顺自信满满。

一方产业致富一方人。抓住了资源优势和生态资源,创造综合效益,助力群众增收致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没有产业,就没有乡村振兴。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乡村振兴才能全面发展;只有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特色产业,久久为功,突出优势资源,抢抓机遇,增加特色经济,培养特色产业,才能夯实乡村振兴之基。让产业发展更接地气、更有活力,让土地焕发新时代的生机,就能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路。王楠/文 (生活晨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