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业 >

扩充CPU与GPU资源管理OpenShift持续强化K8s支援

原标题:扩充CPU与GPU资源管理OpenShift持续强化K8s支援

早先由Red Hat所发展的OpenShift,向来被视为企业採用或建置平台即服务(PaaS)的解决方案,分为4种形式提供:以开放原始码软体提供的OpenShift Origin,以代管式云端服务提供的OpenShift Online与OpenShift Dedicated,以商用等级软体提供的OpenShift Enterprise。到了2016年下半之后,Red Hat将OpenShift Enterprise,改名为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并在这一年9月推出的3.3版本正式定调。

之所以如此,Red Hat表示,是因为OpenShift部署在AWS、Azure等云端服务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也不需继续强调这是一套企业级软体,若改用Container Platform来称呼,对于表达OpenShift部署在各种环境时的应用定位,将更为适合。

而从当时至今,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已发布了5个版本,每一版约间隔3或4个月,今年分别于3月、7月、10月,陆续推出了3.9版、3.10版、3.11版。同时,另一个形式的OpenShift Origin从今年8月起,也改名为OKD(Origin community distribution of Kubernetes),将这边的软体定调为Kubernetes的发行版本,而OKD将会随着Kubernetes版本更新而推出新版,举例来说,OKD 1.10会包含Kubernetes 1.10。

整体而言,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是架构在三套软体技术之上,包括Docker格式的Linux容器、Kubernetes调度指挥环境,以及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作业系统,并且支援几种常用的程式语言,像是Java、Ruby、PHP。

而从开始改名到最近发行的版本而言,变化比较大的是3.7版和3.10版。前者增加了Service Catalog、Ansible Broker、Template Broker,以及与AWS众多云端服务的整合。

以Service Catalog为例,有了这项特色,企业在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执行的所有应用系统,可以透过这份服务型录来连接多种现成的服务,开发人员能在里面寻找程式执行时期的元件(runtimes)、框架与服务,也可以产生应用程式服务,或是将其与OpenShift的应用程式进行绑定黏合(bind)。

从3.7版开始,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开始提供Service Catalog的特色,而这是针对Kubernetes环境的Open Service Broker API(OSB API)所实作出来的。用户可以将任何部署在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的应用程式,连接到各种Service Brokers。有了Service Catalog,丛集管理者可以透过单一API规格来整合多种平台,而在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的网页主控台,我们可以在Service Catalog浏览目前提供的丛集服务类别,寻找与启动这些服务,以便与应用程式相互搭配。对于服务的使用者来说,能够以简易、一致的方式,存取不同供应者设立的各种服务,而对于服务供应者而言,也能获得多种平台整合为一的好处。

在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7里面,提供多种立即可用的Service Broker,像是OpenShift Templates Broker、Ansible Service Broker。前者能让你用OpenShift範本来建立一套Service Catalog服务,后者则是实作了一套OSB API,让你能够管理由Ansible Playbook Bundles(APBs)所定义的应用程式。到了3.9版的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开始提供AWS Service Broker,整合在AWS OpenShfit Quickstart的参考部署程式码当中,可供应资料库、伫列与讯息类型的云端服务,像是RDS、DynamoDB、EMR、SQS、SNS,以及人工智慧、资安类型的云端服务,像是Kinesis、Lex、Polly、KMS等。

使用者若要从供应者取得服务,往往要历经讯息沟通、确认身分、增添应用程式与部署应用程式的步骤,而在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引进的Service Catalog当中,希望提供一个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让使用者更方便寻找所需的服务项目,并且更快取得服务,因此,Red Hat在服务使用者与服务供应者之间,加入了Service Catalog和Service Broker,分别负责服务资讯的列举与查找功能,以及服务相关执行个体的建立作业。

至于3.10版,则是强化运算层面的功能、推出OpenShift Container Storage(原名为Red Hat Container Native Storage),以及扩充路由层选项(NGINX Router、NGINX Plus Router)。

对于运算的支援,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首先是提升中央处理器的管理。Red Hat在此正式提供了CPU Manager,可同时管理由多个中央处理器所集结的运算资源群组,基于指定的工作负载来区分不同群组,也能针对特定处理器,设定工作负载的限制。

3.10版另一个运算相关新特色,是Device Manager,这是一种透过Kubernetes节点层级的代理程式Kubelet,搭配厂商提供的装置外挂(Device Plug-in,本身是容器映像),提供存取特定节点硬体资源的方法。

该功能的出现,主要是针对Kubernetes需因应效能密集型的工作负载,而需用到GPU、FPGA、InfiniBand等特殊装置的状况,已经日益频繁,而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在3.10版支援Device Plug-in的API,简化这类装置的注册程序。对此,Red Hat目前已跟Nvidia合作,而能在OpenShift的丛集里面,安装与启用该公司的GPU装置。

这是近期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的版本演进,以及提供的功能、特色清单,看得出来Red Hat目前维持了每季推出新版的频率。

产品资讯

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 3.10●原厂:Red Hat(02)7743-2972●建议售价:厂商未提供●组成架构:主系统、一般节点、外部etcd节点、Ansible Controller●作业系统需求:RHEL 7.4/7.5,或是RHEL Atomic Host 7.4.5●核心元件版本:Docker 1.13.1-x、Kubernetes 1.10、OpenVswitch 2.9.0●主系统硬体需求:4颗vCPU、16 GB记忆体、42 GB硬碟空间●一般节点硬体需求:1颗vCPU、8 GB记忆体、17 GB硬碟空间

【注:规格与价格由厂商提供,因时有异动,正确资讯请洽厂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特别关注